张皇后略记 二维码
282
目 录: 1张天启圣昭皇后 2 张皇后 3 张皇后 4 西汉孝惠帝皇后 5 蜀汉后主敬哀皇后 6 蜀汉后主刘禅皇后 7 曹魏齐王曹芳皇后 8 晋朝宣穆皇后张春华 9 刘汉国光献皇后 10 刘汉国武孝皇后 11 后赵彭城王石遵皇后 12 后凉隐王吕绍皇后 13 梁朝献皇后 14 西梁豫章王萧栋皇后 15 西梁明帝萧岿皇后 16 唐朝肃宗李亨皇后 17 后梁元贞皇后 18 北宋仁宗温成皇后 19 金朝世宗完颜雍元妃 20 明朝诚孝皇后 21 明朝孝康敬皇后 22 明朝世宗朱厚熜皇后 23 明朝懿安皇后 张圣昭皇后 - 1 靖难成功之后,朱棣登上了皇位,为太祖皇帝,且亲自选择朱高炽为燕世子,燕太子。张皇后,张麒之女,与朱高炽为结发妻,燕太子妃。河南永城人,父张麟,弟张升,正统七年(1442年)卒。谥“ 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”;生明宣宗朱瞻基、朱瞻墉、朱瞻墡、嘉兴公主;张皇后非常贤惠,与朱高炽相敬相爱;明成祖永乐二年(1404年)封为皇太子妃。她操妇道十分严谨,深得成祖和徐皇后欣喜。成祖因受次子汉王朱高煦和三子赵玉朱高燧的离间,屡欲更换太子朱高炽,皆因喜欢张妃而作罢。 洪熙帝被尊为昭皇帝,庙号仁宗。其陵墓称献陵,建造得庄严简朴,象征着他的统治作风。皇帝有10子7女;其中9子4女成年。长子朱瞻基为他与张后所生。 张皇后在这整个时期是皇室和宫廷的政治网络中的关键人物。她活到正统七年(1442年),寿命超过了她丈夫和儿子,在儿子在位时期,她成了皇太后。后来她在她孙子正统帝时期为摄政,在幼帝在位的第一个10年中在政治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。张后的弟兄张昶(1374年—1428年)和张升(1379年—1444年)被封为可以世袭的伯爵。张昶本人积功而为著名的将领,张升则凭升迁而成为一名将领。 顺妃张氏:生朱瞻堈。葬于南京雨花台区的普觉寺。墓地于2007年被发现。事迹详见“顺妃“词条; 贞静敬妃张氏:河间忠武王张玉之孙女、英国公张辅之女、明成祖的昭懿贵妃之侄女,以勋旧之女特恩免殉葬,葬金山。
张皇后 - 2 张皇后(?-254年),曹魏废帝曹芳的第二任皇后,凉州刺史张既的孙女、东莞(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)太守张缉的女儿。怀皇后去世后,曹芳想立自己所爱的贵人王氏为皇后,郭太后坚决要立张氏。养母子冷战了两年左右,最终曹芳让步,于曹魏嘉平四年(252年)二月立张氏当皇后,大赦。擢升张缉当光禄大夫。嘉平六年(254年),张缉与李丰、夏侯玄联合反对司马师失败,三月,张皇后被废黜。 曹魏嘉平四年(252年)二月,曹芳封张氏为皇后,大赦天下,并且擢升张氏的父亲张缉为光禄大夫。张缉曾为温县县令,很有才能。诸葛亮征魏时,张缉上筹略给中书令孙资,资使其参征蜀军。后入宫为尚书郎,因称职被曹叡所赏识,任东莞太守时,拥兵数千。张缉曾屡次上书陈述击蜀破吴的方略,又料得诸葛恪功高盖主,必死无疑,此事后果然应验。因此,司马师对张缉青睐有加。张氏这才得以成为为魏帝曹芳的皇后。 嘉平六年(254),因司马师专权,张缉与夏侯玄、李丰等谋诛司马师,事情败露后被杀。同年三月,张皇后因父亲之罪而被废黜,不久被杀害。 张皇后 - 3 孝康敬皇后张氏(?-1541年),明孝宗皇后,兴济(今河北青县)人。父亲张峦,母亲金氏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,张氏品行出众,被选为太子妃。孝宗即位,册立为皇后。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,同起居,后宫除了张皇后,竟无其他妃嫔,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。(补:虽然有人说孝宗有两位嫔妃,但无证实。)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,优待外戚,追封老丈人张峦为昌国公,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、张延龄为建昌伯,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。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孝宗卒,太子朱厚照即位,改元正德,是为明武宗,尊张后为皇太后。正德五年(1510年),上徽号“慈寿皇太后”。十六年,武宗崩,因为无子,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,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,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,史称明世宗。正德十六年(1521年)三月世宗入继,称张太后为圣母,上尊号曰“昭圣慈寿皇太后”,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。日子一久,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,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,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,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,又改称圣母为伯母。张太后弟弟犯罪,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,一病不起。终于,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(1541年)八月崩,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。而她刚刚死后,世宗就把她弟弟处死了。 张皇后 - 4 张氏,汉惠帝刘盈的皇后,张氏是西汉的第二位皇后。她是惠帝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,即惠帝刘盈的外甥女。惠帝是她的舅舅,她十二岁时,惠帝成了她的丈夫。另有一种观点认为,张氏为驸马张敖和妾室所生,鲁元公主是其嫡母。 张氏叫什么?《汉书》《史记》没有记载,皇甫谧不知依据什么说她叫张嫣,字淑君。长得很漂亮,姿容秀美,典雅端庄。她的父亲即鲁元公主丈夫,是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。张耳好招贤纳士,时称为贤人。张耳的妻子虽系再嫁,但也很漂亮,而且家中富有。张敖知书达礼,长得一表人才。张氏的母亲鲁元公主与吕氏完全不同,温淑娴雅,气质高贵,仪容飘逸。张氏在儒雅的气氛中长大,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因而娴静、高雅而早熟,加上她天生丽质,如同花神一样,作为舅舅的惠帝刘盈一直也很喜欢她。然而,作为外甥女的喜欢和作为妻子的喜欢是完全不同的,让这两者而为一,惠帝无法接受,这件事是吕氏一手导演的,她让自己的亲生骨肉乱伦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维护自己的统治,牢牢控制皇权。惠帝自从“人彘”事件以后,内心痛苦无比,舅甥之间的婚姻关系更让他别扭,他整日与宫女和男宠私混饮酒,不愿亵渎他的小外甥女儿。婚后三年,便抑郁而终。十五岁的张嫣就当上了有名无实的皇太后,一年以后,她的母亲鲁元公主也死了,再过八年,临朝听政的太皇太后吕后也死了。接着,诸吕被诛,后宫又成了刘氏天下,汉文帝即位,封薄太后为皇太后,张嫣失去了皇太后之位,被迁往北宫。 北宫是未央宫后的一处极为幽静的院落。朝野都知道张嫣与诸吕乱政无关,因而没有在夷灭诸吕时杀死她。她生活在北宫中,无声无息,日出日落整整十七年。公元前163年,她默默地死去,年仅三十六岁。 张皇后入殓时,宫女们替她净身时惊人发现,张皇后至死竟然冰清玉洁,依然是个处女。消息不胫而走,天下的臣民无不怀念她,怜惜她。于是纷纷为她立庙,定时享祭,尊她为花神,为她立的庙便叫做花神庙。是中国历史第一位处女皇后 张皇后 - 5 敬哀皇后张氏(207?-237),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,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张飞之长女。221年,被纳为太子刘禅之妃。于223年立为皇后。237年逝世,葬于南陵。 《三国志》评曰:“易称有夫妇然后有父子,夫人伦之始,恩纪之隆,莫尚于此矣。是故纪录,以究一国之体焉。” 张皇后– 6 张皇后,蜀汉后主刘禅第二任皇后,敬哀皇后之妹,三国名将张飞次女。其姐逝后,后主选中妹妹为继后。238年正月立为皇后。蜀汉灭亡后,刘禅逊位,张皇后也降为夫人,随刘禅到洛阳。
张皇后 - 7 张皇后(-254年),曹魏废帝曹芳的第二任皇后,凉州刺史张既的孙女、东莞(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东北)太守张缉的女儿。 怀皇后去世后,曹芳想立自己所爱的贵人王氏为皇后,郭太后坚决要立张氏。养母子冷战了两年左右,最终曹芳让步,于曹魏嘉平四年(252年)二月立张氏当皇后,大赦。擢升张缉当光禄大夫。嘉平六年(254年),张缉与李丰、夏侯玄联合反对司马师失败,三月,张皇后被废黜,后被司马师所害。 张皇后 - 8 张氏(189 — 247),字春华。司州河内平皋[今河南温县]人。父亲张汪,母亲山氏是晋朝司徒山 皇后张春华 涛的从祖姑。张春华嫁司马懿为妻。生子司马师、司马昭、司马干、南阳公主。张皇后少有德行,智识过人。魏正始八年死,时年五十九,葬洛阳高原陵,追赠广平县君。咸熙元年,追号宣穆妃。及晋武帝受禅,追尊为皇后。 张皇后 - 9 张氏(?—313)生年、家世不详,汉国(十六国)高祖刘渊的皇后。呼延皇后死后,立刘渊张氏为皇后。张皇后生子刘聪(昭武帝)。310年,刘渊死,刘聪继位,尊张氏为皇太后。刘聪荒淫残暴,广建宫殿,立上、左、右、中四位皇后,终日游宴后宫,一醉三日不醒。张太后力谏,刘聪不听。313年死,谥“光献皇后”。 张皇后 -10 张徽光:十六国时期汉国主刘聪妻。出身名门。父张寔是刘聪舅父。初入宫时封贵人。刘聪荒淫,嫔妃众多,她并不得宠。东晋永嘉六年(312)刘聪皇后呼延氏卒,在刘聪母张太后作主下,立她为皇后。永嘉七年抑郁死,谥武孝皇后。
张皇后 - 11 张氏,后赵彭城王石遵结发妻子,后成皇后、皇太后。最后被冉魏平帝冉闵处死。 张皇后 - 12 张氏(?——399),后凉隐王吕绍皇后。后凉隐王吕绍被杀后自尽而死。 张尚柔皇后 -13 张尚柔(?-472年),梁武帝萧衍生母。范阳方城(今属河南)人。父张穆之,官交州刺史,追赠光禄大夫。宋泰始七年,张尚柔死于秣陵县,葬于武进县东城里山。萧衍建梁后,谥封“献皇后”。 张皇后 - 14 张皇后,南梁豫章王萧栋的皇后。萧栋为昭明太子萧统之孙,豫章王萧欢之子。 551年,侯景之乱,侯景废梁简文帝,立萧栋为皇帝,豫章王妃张氏为皇后,改元天正。四个月后,侯景废黜萧栋为淮阴王,张氏为淮阴王妃,并自立为汉皇帝,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、萧樛囚于密室之中。梁元帝收复建业后,萧栋与其弟都逃出密室,但之后却被梁元帝派人将其沉入水中杀害,张氏下落不明。因为梁武帝和梁简文帝的皇后都去世在丈夫即位之前,所以张氏是梁朝第一个在世的皇后。 张妙芬皇后 - 15 张皇后(549---612),西梁明帝萧岿的皇后。祖父车骑将军张弘策,梁武帝从舅。父侍中、简宪公张缵,过继给从伯张弘籍(梁武帝舅),尚梁武帝四女富阳公主。张皇后已知生有一女二子。女萧氏,嫁给隋朝晋王杨广,即隋炀帝的萧皇后。二子分别为萧璟、萧瑀。 夫人讳□英,字妙芬,范阳方城人。华胄承姬,挥弧命氏。晋司空壮/武侯□□□(张公华)九世孙。冠冕蝉联,可得谈矣。曾祖穆之,宋宁远将军、/交州刺史,□金紫光禄大夫。祖弘籍,廷尉卿。父缵,侍中、中卫将军、开/ 府仪同三司、尚书仆射、驸马都尉、雍州刺史、利亭侯,谥曰简宪公。/令闻令问,多艺多能,皇□盐梅,帝川□□□。夫人即简宪公第五女,/梁武皇帝外孙。母富阳悼公主,今上皇后之姨。夫人七年姆教,/ □□公□,□藻有礼,幽闲成德,其行既展,其华亦秾。竹杖能铭,椒/花解颂。年十九,聘梁始兴王,辅佐琴□,弼谐内训,鸡鸣咸盥,晨昏/□衣。然王早逐阅川,墓木已拱。夫人孀居守志,□宫亟移,抚养孤/□,慈训无怠,大床阔被,傍及诸生。开皇四年,奉使入京,省□元□/□子。于时龙德尚潜,早蒙提识,晋阳、淮海,恒陪后车。望菀披香,毂/□轩陛,良畴邃宇,处别有资,珠服玉馔,久无虚月。言辞可法,嫔嫱/□其德音;容范应图,宫掖规其仪表。大业八年五月九日,薨于雒 /阳之宣善里,春秋六十四。宸居悯□,内宫流涕,诏曰:宣惠尉萧 / 籍母,故梁□华戚里,义重睦姻,□年□□,遽兹捐馆,宜追荣命,用 / □□□可赠贵乡正三品夫人,赐□□□□物,七□护丧事,□□/□田供给。其年五月廿一日,窆邙山之北原。长子籍兄弟,居丧□,/礼,毁几灭性,仰苍昊而不追,匐玄庐而更绝。 墓志出土于河南洛阳,出土时间不详,现藏河南省洛阳古代艺术馆。墓志说她“年十九,聘梁始兴王”。为后梁明帝萧岿天保六年(567)。这时的始兴王,应当是后梁萧詧所封,很可能就是萧岿诸弟之一。张妙芬的姐姐既入萧岿后宫,萧岿乃以妙芬嫁始兴王。始兴王死后,直至开皇四年,张妙芬一直居住江陵。这个时期张妙芬的家庭情况并不好。《隋书》卷三六《后妃传》:“炀帝萧皇后,梁明帝岿之女也。江南风俗,二月生子者不举。后以二月生,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。未几,岌夫妻俱死,转养舅氏张轲家。然轲甚贫窭,后躬亲劳苦。炀帝为晋王时,高祖将为王选妃于梁,……于是遂策为王妃。” 张轲是张妙芬之兄,这时张家已经十分贫窭,。转机出现在隋文帝为杨广选妃上。据《隋书》卷四四《滕穆王瓒传》,瓒子纶,“高祖受禅,封邵国公,邑八千户。明年,拜邵州刺史。晋王广纳妃于梁,诏纶致礼焉”。为杨广纳妃于梁的事情,不得早于开皇二年。同书卷一《高祖纪》,开皇四年八月戊戌,“以秦王俊纳妃,宴百僚,颁赐各有差”。杨俊是杨广之弟,隋文帝为诸子纳妃,理当以兄弟之次,因此,开皇四年八月以前,杨广应当已经成婚。又同书同卷开皇四年正月壬申:“梁主萧岿来朝。”萧岿朝长安与嫁女与晋王广,一定有关联。张妙芬墓志说:“开皇四年,奉使入京,……于时龙德尚潜,早蒙提识,晋阳淮海,恒陪后车。”张妙芬到长安,显然是为杨广纳妃之事,这时张氏外亲的背景使张妙芬到长安陪侍未来的萧皇后。此后张妙芬一直随同杨广夫妇,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。墓志说“良畴邃宇,处别有资,珠服玉馔,□无虚月”。 张妙芬长子萧籍,隋大业时为宣惠尉。从《隋书》看,担任宣惠尉的,多是炀帝在藩邸时的亲近。 墓志溯张氏家世至于西晋张华,所谓“晋司空壮武侯”是也。《梁书》卷七《后妃传》及卷一一《张弘策传》也都溯至张华,《梁书》卷三四《张缵传》称张华为其八世祖,梁武帝诏书云“司空以后,名冠范阳”,亦是此意。但《南史》卷五六《张缵传》说:“缵本寒门,以外戚显重,高自拟伦,而诏有司空范阳之言,深用为狭。”张氏与萧氏世为婚姻,同样都涕,诏曰:宣惠尉萧 / 籍母,故梁□华戚里,义重睦姻,□年□□,遽兹捐馆,宜追荣命,用 / □□□可赠贵乡正三品夫人,赐□□□□物,七□护丧事,□□/□田供给。其年五月廿一日,窆邙山之北原。长子籍兄弟,居丧□,/礼,毁几灭性,仰苍昊而不追,匐玄庐而更绝。 墓志出土于河南洛阳,出土时间不详,现藏河南省洛阳古代艺术馆。墓志说她“年十九,聘梁始兴王”。为后梁明帝萧岿天保六年(567)。这时的始兴王,应当是后梁萧詧所封,很可能就是萧岿诸弟之一。张妙芬的姐姐既入萧岿后宫,萧岿乃以妙芬嫁始兴王。始兴王死后,直至开皇四年,张妙芬一直居住江陵。这个时期张妙芬的家庭情况并不好。《隋书》卷三六《后妃传》:“炀帝萧皇后,梁明帝岿之女也。江南风俗,二月生子者不举。后以二月生,由是季父岌收而养之。未几,岌夫妻俱死,转养舅氏张轲家。然轲甚贫窭,后躬亲劳苦。炀帝为晋王时,高祖将为王选妃于梁,……于是遂策为王妃。” 张轲是张妙芬之兄,这时张家已经十分贫窭,。转机出现在隋文帝为杨广选妃上。据《隋书》卷四四《滕穆王瓒传》,瓒子纶,“高祖受禅,封邵国公,邑八千户。明年,拜邵州刺史。晋王广纳妃于梁,诏纶致礼焉”。为杨广纳妃于梁的事情,不得早于开皇二年。同书卷一《高祖纪》,开皇四年八月戊戌,“以秦王俊纳妃,宴百僚,颁赐各有差”。杨俊是杨广之弟,隋文帝为诸子纳妃,理当以兄弟之次,因此,开皇四年八月以前,杨广应当已经成婚。又同书同卷开皇四年正月壬申:“梁主萧岿来朝。”萧岿朝长安与嫁女与晋王广,一定有关联。张妙芬墓志说:“开皇四年,奉使入京,……于时龙德尚潜,早蒙提识,晋阳淮海,恒陪后车。”张妙芬到长安,显然是为杨广纳妃之事,这时张氏外亲的背景使张妙芬到长安陪侍未来的萧皇后。此后张妙芬一直随同杨广夫妇,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。墓志说“良畴邃宇,处别有资,珠服玉馔,□无虚月”。 张妙芬长子萧籍,隋大业时为宣惠尉。从《隋书》看,担任宣惠尉的,多是炀帝在藩邸时的亲近。 墓志溯张氏家世至于西晋张华,所谓“晋司空壮武侯”是也。《梁书》卷七《后妃传》及卷一一《张弘策传》也都溯至张华,《梁书》卷三四《张缵传》称张华为其八世祖,梁武帝诏书云“司空以后,名冠范阳”,亦是此意。但《南史》卷五六《张缵传》说:“缵本寒门,以外戚显重,高自拟伦,而诏有司空范阳之言,深用为狭。”张氏与萧氏世为婚姻,同样都不是甲族高门,而梁武帝动辄提及西晋张华,显然是为了提升外家张氏的地位。 同堂姑即梁明帝之后,盛持风范,夙挺柔明,内外亲属,罕能会意,爰自渚宫,旋驾淮海,夫人拜见之辰,即蒙赏异,特加褒奖,称为女师。 张良娣皇后 -16 唐朝肃宗李亨皇后张皇后(?-762),唐肃宗李亨皇后,邓州向城人(今属河南)。父张去逸。初为良娣,史称张良娣,756年唐肃宗即位,她成为皇后。后与李辅国勾结,并遭其暗算。因废立太子阴谋失败,公元762年被李辅国所杀。后被唐代宗废为庶人。
张惠皇后 - 17 张惠(?-904),后梁太祖朱温祖皇后。宋州砀山(今安徽砀山)人。父张蕤,曾任宋州刺史。公元902年被封为梁王妃。公元912年追赠皇后,谥号“元贞皇后”。被誉为“五代第一后”。葬于宣陵(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)。
张温成皇后 - 18 张氏(1024—1054),宋仁宗赵祯的妃子。河南永安(今河南巩县南)人。其父张尧封为进士。公元1049年被封为贵妃。追封谥号“温成皇后”。生安寿公主、和宝公主。温成皇后(1024年-1054年)张氏,北宋宋仁宗赵祯的妃子,河南永安(今河南巩县南)人,父亲张尧封为进士,母亲在齐国大长公主府上当歌舞女。 张氏八岁时由大长公主带入宫中,由宫人贾氏代养。一次宫中宴饮,被仁宗看中,深得仁宗宠爱,庆历八年(1048年)十月十七日封为贵妃,生安寿公主和和宝公主。张氏短 短几年内由妃嫔最低等级的才人升至最高级的贵妃,距皇后仅一步之遥。 张元皇后 - 19 张氏,金世宗完颜雍的元妃,其父玄征,母亲高氏与世宗母贞懿皇后葭莩亲。后被完颜雍纳为次室,生镐王完颜永中、越王完颜永功。而张氏卒。金世宗大定二年(壬午,公元1162年),张氏被追封为宸妃。是岁十月,又追进为惠妃。金世宗大定十九年(己亥,公元1179年),张氏又被追进为元妃。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(乙巳,公元1185年),皇太子薨。永中于诸子最长,而金世宗与徒单克宁却议立金章宗为太孙。金世宗还时常说:“克宁与永中有亲,而建议立太孙,真社会稷臣也!”此时,张氏的兄弟是任尚书左丞汝弼。永中每次去看望舅舅时,汝弼的妻子高陀斡屡次以邪言怵惑永中,令他画张元妃像,朝夕事之。以旁门左道为自己祷福。金章宗明昌五年(甲寅,公元1194年),此事被人告发后,高陀斡被诛死,事情牵连到汝弼、永中。此时,汝弼己死,所以没被追削官爵,而金章宗对永中还存猜忌之心,累年不释。谏官贾守谦见此、路铎上疏欲宽解上意,章宗愈不悦。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持其事不肯决,章宗怒守贞,罢知济南府,诸谏官皆斥外,赐永中死。
张诚孝皇后 - 20 张皇后(?-1442年),明仁宗朱高炽皇后。永城(今河南永城)人。父张麟,官至兵马副指挥;母仝氏。谥号“诚孝皇后”。她历经了明仁宗、明宣宗、明英宗初年三朝,创立了“仁宣之治”,被誉为“女中尧舜”。 张慈寿皇后 -21 孝康敬皇后张氏(?-1541年),明孝宗皇后,兴济(今河北青县)人。父亲张峦,母亲金氏。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,张氏品行出众,被选为太子妃。孝宗即位,册立为皇后。孝宗与张皇后的感情极深,同起居,后宫除了张皇后,竟无其他妃嫔,是古今唯一一位一夫一妻的皇帝。(补:虽然有人说孝宗有两位嫔妃,但无证实。)孝宗因为皇后的缘故,优待外戚,追封老丈人张峦为昌国公,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、张延龄为建昌伯,为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。 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孝宗卒,太子朱厚燳即位,改元正德,是为明武宗,尊张后为皇太后。正德五年(1510年),上徽号“慈寿皇太后”。十六年,武宗崩,因为无子,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,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,迎立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为帝,史称明世宗。正德十六年(1521年)三月世宗入继,称张太后为圣母,上尊号曰“昭圣慈寿皇太后”,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。日子一久,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,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,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,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,又改称圣母为伯母。张太后弟弟犯罪,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,一病不起。终于,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(1541年)八月崩,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。而她刚刚死后,世宗就把她弟弟处死了。 张皇后 - 22 张皇后,明世宗朱厚熜第二任皇后。初,册封为顺妃。嘉靖元年(1522年)张氏姿色美丽,肌肤白皙,选美入宫,九月册封为顺妃。嘉靖七年,因嘉靖帝在喝茶时偶尔循视顺妃的手,怀孕的陈皇后见之大怒,投杯起立。嘉靖帝见状也大怒,陈皇后因惊流产,因此病死。三个半月后,嘉靖帝立张顺妃为皇后。是时,世宗追古礼,令皇后率嫔御在北郊亲手喂蚕,又命皇后率六宫听讲章圣《女训》于宫中。嘉靖十三年正月初六,废张皇后,改居别宫。 张皇后被废史书上没有记载原因,但有一说为:与嘉靖帝关系恶劣的皇伯母皇太后张氏(明孝宗之妻)请托张皇后为其弟说情,张皇后因此触怒嘉靖帝,因而被废。嘉靖十五年闰月十二月(1537年),张氏薨,年约30岁左右,葬于金山,丧葬仪礼皆比同明宣宗的胡废后。 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。日子一久,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,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,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,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,又改称圣母为伯母。张太后弟弟犯罪,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,一病不起。终于,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(1541年)八月崩,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。而她刚刚死后,世宗就把她弟弟处死了。 张皇后 - 22 张皇后,明世宗朱厚熜第二任皇后。初,册封为顺妃。嘉靖元年(1522年)张氏姿色美丽,肌肤白皙,选美入宫,九月册封为顺妃。嘉靖七年,因嘉靖帝在喝茶时偶尔循视顺妃的手,怀孕的陈皇后见之大怒,投杯起立。嘉靖帝见状也大怒,陈皇后因惊流产,因此病死。三个半月后,嘉靖帝立张顺妃为皇后。是时,世宗追古礼,令皇后率嫔御在北郊亲手喂蚕,又命皇后率六宫听讲章圣《女训》于宫中。嘉靖十三年正月初六,废张皇后,改居别宫。 张皇后被废史书上没有记载原因,但有一说为:与嘉靖帝关系恶劣的皇伯母皇太后张氏(明孝宗之妻)请托张皇后为其弟说情,张皇后因此触怒嘉靖帝,因而被废。嘉靖十五年闰月十二月(1537年),张氏薨,年约30岁左右,葬于金山,丧葬仪礼皆比同明宣宗的胡废后。 张嫣皇后 - 23 张后,名嫣,字祖娥,小字宝珠,河南祥符人。天启元年,选后时,被选入宫中。当时15岁。张氏体态丰盈,被天启的乳母客氏嫉妒。不愿选她做皇后,无奈天启帝一眼就看中了张氏,封为皇后,其父张国纪封为太康伯。张皇后入宫后,受到魏忠贤、客氏的刁难,怀皇长子后,客氏暗地里撤掉皇后宫中所有宫女,派自己的心腹伺候皇后,乘给张皇后捶背时,用重力捶,使胎儿流产。但是张皇后为人正派,始终与阉党集团不妥协。一日,天启帝来到皇后宫中,问皇后最近看什么书,张皇后说:看《史记赵高传》,天启帝沉默很久。魏忠贤听后,更加忌恨张皇后。不过,昏庸的天启帝虽然信任阉党,却对自己的老婆兄弟最好,保护了张皇后,没有被阉党暗害。天启七年,皇帝病危,魏忠贤想用自己侄子的孩子冒充皇子继承皇位,派人让张皇后承认这孩子是张皇后的孩子。张皇后毅然回绝说:从命早晚是死,不从命早晚也是死,不从命而死,死后还有面目见列祖列宗。魏忠贤无奈,只好放弃这一计划。当天启帝准备把皇位传给信王,即后来的崇祯帝时。崇祯皇帝朱由检害怕因此招来杀身之祸,不敢继位。又是张皇后走出来,为天下苍生计,通过很多道理说服信王继位,这里插一句,当时的信王妃,后来的周皇后也是张皇后帮助挑选的。并在危难时帮助崇祯正式入继大统,当时情况危急,崇祯进宫时,张皇后嘱托,不能吃皇宫里任何东西,喝一口水也不行。崇祯一日一夜没有喝水,只吃了从王府带来的干粮。 崇祯即位后,尊张皇后为皇嫂,张皇后也得到了当时全社会的尊重。1644年农历3月19日,李自成破北京,入宫后,张皇后还没有来及上吊,但是李自成也久闻张皇后贤名,把张皇后送回张国纪府上赡养,未料当天晚,张皇后即上吊。 |
|